您当前的位置是: 网站首页 > 健康保健 > 健康知识
“腺样体面容”成话题?专家提醒:不是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需要处理
日期:2023年08月17日浏览:1962 次

       什么是腺样体?

       “腺样体”又称“咽扁桃体”“增殖体”,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,两侧接近咽鼓管咽口,表面凹凸不平,形似橘片,与双侧咽鼓管扁桃体、双侧扁桃体(腭扁桃体)、双侧咽侧索、咽后壁淋巴组织及双侧舌扁桃体组成咽淋巴内环。

       正常情况下,腺样体出生既有,6~8岁发育至最大,10岁以后开始萎缩,成年人仅有少量残体。

       腺样体作为免疫器官,可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核抗体,对从血液、淋巴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具有积极防御作用。

       什么是腺样体肥大?

       需要解释的是,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大,腺样体也在逐渐发育的过程,在3~6岁左右发育至高峰,10岁以后开始萎缩,此阶段为“腺样体生理性肥大”。也就是说,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,腺样体生理性肥大是普遍存在的,家长对此无需过度紧张,只要是良性发育的腺样体,其实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免疫屏障作用,更好地保护小朋友的健康。

       但是,如果腺样体过度肥大同时伴随一系列症状,此时称之为“病理性腺样体肥大”,这种腺样体是需要处理的。

       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哪些相应症状?

       1.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(OSAHS)

       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。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,睡眠期张口呼吸、汗多、晨起头痛、白天嗜睡、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症状。

       2.反复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或顽固性鼻窦炎、鼻窦炎频繁发作

       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鼻窦引流欠佳,同时感染的腺样体也是鼻咽部致病微生物的“储存池”,可以导致患儿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,容易感冒发烧。患儿常常有鼻塞、鼻流涕、睡眠张口呼吸、夜间躺下咳嗽、咽部异物感等鼻后滴漏的症状。

       3.腺样体面容

      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,引起夜里睡眠张口呼吸,进而引起儿童颌面发育异常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腺样体面容”,即由于长期张口呼吸,气流经口会对颌骨造成一定压力,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,上颌骨变长,腭骨高拱,牙列不齐,上切牙突出,唇厚,缺乏表情。

       4.耳部症状

       由于腺样体肥大,堵塞临近的咽鼓管咽口,引起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,患儿常常表现为看电视、听音乐,声音开得比较大,呼叫应答欠佳。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孩子,会和家长说有耳鸣、耳内有水声、气泡声、听声音不太清楚等。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是有一定危害的,炎症可导致中耳腔黏连,对患儿听力造成损害,影响患儿的生活及学习,尤其在发育期的儿童,会严重影响患儿及以后的生活质量。

       5.全身症状

       主要为慢性中毒、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。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,并有睡眠多梦易惊醒、磨牙、尿床、反应迟钝、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表现。

       不是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需要做处理

       其实,家长们不需要太紧张,因为不是所有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都需要做处理。

       首先,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发育的必经阶段,现有的检查手段认为,腺样体堵塞后鼻孔70%以下不伴症状的前提,是可以接受的。腺样体的形态学上的肥大,需要同时伴有症状,才需要进一步医疗处理的。

       其次,现在许多孩子都有过敏性鼻炎,同时,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稳定,多伴有鼻炎鼻窦炎的情况,这类小朋友也常常有夜间睡眠张口呼吸的情况,而此类孩子保守治疗,效果是非常好的。

       最后,关于颅面外形的发育问题,遗传是起了很大的作用。研究发现,长期持续地口呼吸是会引起颌面发育的异常,但是关于这个论点,还需要更多文献和研究去支持,建议家长理性看待这个问题,避免风声鹤唳,可以多多咨询口腔及颌面外科医生。

       综上所述,如果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,同时也伴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,鼻窦炎频繁发作(甚至伴发鼻息肉的产生),夜间张口呼吸或打呼伴憋气,对于这种情况,建议家长应引起重视,及时带孩子就医。

       来源:江苏省中医院

主管: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: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

版权所有: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Copyright ©2009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南京市紫竹林3号(210003) 电话:(025)12320 邮箱:nj12320@yeah.net

感谢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常年法律顾问 崔晓玲

建议使用1440×900分辨率,32位色,Netscape6.0、IE7.0 以上版本浏览器观看